摘要: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三季度中国GDP以及各项经济数据。 面对疫情反复等多方面不利影响,中国经济仍旧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成绩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年6%以...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三季度中国GDP以及各项经济数据。 面对疫情反复等多方面不利影响,中国经济仍旧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成绩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年6%以上的预期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最终核实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为820754亿元,这也意味着,2021年前三季度初步核算的GDP总量,已超过2017年全年。 如何解读这份“三季报”?我们以GDP走势、出口、消费、物价、工业生产、投资六大板块为抓手,深入分析各项数据背后反映的中国经济复苏态势,预判全年中国经济“运行图”。 前三季度经济亮点纷呈 前三季度GDP总量相当于2017年全年、9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不少关键指标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亮点纷呈,尽管遭遇多方面挑战,一些数据仍创下了多年来最强表现。 复苏稳固: GDP增速略有回落但未“失速” 调查失业率创近三年来最低 判断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整体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的走势总是最关键的指标。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 从同比增速看,今年前三季度9.8%的水平明显高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年度增速目标,对完成全年经济增长任务可以说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而从前三季度82.31万亿元的GDP总量来看,已小幅超过2017年全年82.08万亿的水平。 而从今年三季度单季来看,我国GDP同比增长4.9%,这一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此外,数据还受到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三季度投资走弱,这与地产调控加码下房企投资收缩有关;消费当前的表现与疫情反复、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有一定关系;而出口受到价格因素和海外疫情反复的支撑,短期或仍有韧性。 经济形势是否良好,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就业形势上。在这一方面,今年三季度可以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城镇调查失业率是一项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当前我国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更应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4.9%的调查失业率,处于2019年以来近三年的最低水平。这也意味着当前就业压力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已经出现明显缓解。此外,数据还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0%。 外贸强劲: 进出口规模连创新高, 机电产品出口连续15个月实现2位数同比增幅 下半年以来,尽管海外疫情出现反复,出口基数效应减弱,但我国外贸表现依然十分强劲。继8月进出口规模创新高之后,9月进出口规模再次刷新纪录,而且出口增速大大超出预期。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83264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155477亿元,增长22.7%;进口127787亿元,增长22.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7691亿元。 9月当月,进出口总额35329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19830亿元,增长19.9%;进口15498亿元,增长10.1%。 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3%,高于整体出口增速0.3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8%。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8.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2%。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佟家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恢复比较快,但全球经济一直面临着蔓延性的疫情冲击,导致全球价值链经常受到中断的威胁,影响产品的制成和原材料的供应。中国市场产业链、价值链恢复得比较完整且不断延长,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得以提升。 从需求端来看,佟家栋认为,疫情之下替代线下活动的线上产品有了更大需求,这种需求迅猛发展对中国是很好的机会。去年,防疫物资对拉动我国出口起到重要作用。今年,尽管防疫物资外部需求有所减弱,但机电、通讯、汽车等产品海外需求有所提升,而这些产品需要更长的产业链,更多中间品和原材料,这对中国外贸而言都是有利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获悉,9月当月,受电子信息产品尤其是手机的出口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802.4亿美元,创历年月度出口额新高,同比增长26%,连续15个月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幅。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最新统计,9月当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长12.7%至413.7亿美元,拉动当月机电产品进口增速约4.8个百分点,进口额连续33个月同比正增长,并连续10个月增幅超过20%。 前三季度,集成电路累计进口31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4.4%,贸易逆差同比扩大20.3%至2039.9亿美元,保持我国进口额最大的单一商品。 对于未来的走势,佟家栋认为,这还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情况来进行观察,尤其要注意国内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全球价值链当中是否会受到冲击和波折,另一方面要注意需求的恢复是不是可持续。如果能够比较平稳地渡过冲击,出口保持高增长的态势有望持续下去。 对于四季度的外贸表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有所下降,但整体仍然有韧性。“全球经历疫情冲击之后,产业链、供应链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出口产品门类多,产业链相对更加完善,因此具有较强韧性。” 物价趋稳: CPI同比涨幅仅为预期目标1/5 猪肉成物价“稳定器” 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持平;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 这意味着,9月份,PPI与CPI剪刀差扩大至10个百分点,这一组数据已经连续多月保持着差额扩大的趋势。 从前三季度累计来看,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分类别看,前三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5%,衣着价格上涨0.2%,居住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6%。 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8.0%,粮食价格上涨1.0%,鲜菜价格上涨1.3%,鲜果价格上涨2.7%。 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前三季度CPI和核心CPI仍在可控区间。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7%,涨幅比上半年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10.7%,环比上涨1.2%。 PPI快速上涨是否会向CPI传导也备受关注。 “工业品向CPI的传导,特别是向核心CPI的传导,我个人觉得要看产成品库存的情况。”杨畅说,目前来看,产品库存确实有一些去化迹象,但还不是很明显,所以中游向下游的博弈力度还不算特别大。 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生猪产能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增加,重要民生产品供给充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 四季度经济持续复苏可期 疫情、汛情、大宗商品涨价……面对多重挑战,中国经济克服困难,在三季度持续保持增长。四季度已经开始,目前社会零售、制造业等多个经济关键环节出现了不少亮点,持续复苏可期。 制造业: 新科技、创新动能还在增强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迅猛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两年平均增长5.0%;环比增长0.05%。 分三大门类看,前三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制造业增长1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12.8%。分产品看,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57.8%、43.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28%。 付凌晖表示,前三季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占比提高,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应该说是处在一个结构转型区间,下行压力仍比较大,但新科技、创新动能也在持续增强。比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2.8%,高出同期规模差不多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也比同期全部制造业高出十几个百分点,从这一点上看,还是显现了结构转型期间的一个阵痛,也就是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万喆认为,传统制造业之所以在今年前三个季度面临较大的压力,实际上跟能耗双控的政策影响也有一定关系,无论上中下游的限产制约和成本压力实际上同时存在,而且限产和成本实际上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尽管当前在煤电等方面已经有一些支持的政策,并且在加大力度保障供应,但总体来说,在能耗双控的目标和政策没有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情况回暖的情况还有待观察。 万喆表示,可能在四季度以后,疫情对于消费修复的影响会减小一些,消费环境应该会有一些改善。现在一些促消费的政策正在加码,收入修复可能会有一定的上升,因此消费的恢复还有望继续,这对整体的工业制造来说也会是一个比较利好的因素。 “从四季度看,工业生产的状况应该说还是有比较大的压力,总体来看,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新动能确实在发挥作用,而且现在有一些政策支持在加码,新动能的支撑作用有望增强。”万喆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福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数据来看,经济还算恢复平稳,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增长比较亮眼,这些产业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从全年的经济形势来判断,由于去年的基数等因素影响,今年总体上可能呈现一个前高后低的态势。考虑到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来看,社融增速这一指标在去年11月前后见顶,而该指标通常是领先经济见顶半年左右的时间。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对全年的工业经济增长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有两个因素可以支撑全年的工业增长:一个是中国的疫情控制比较好,另外就是全球对中国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 消费回暖: 消费品零售总额现触底反弹 餐饮收入由负转正 据付凌晖介绍,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3.9%。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万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从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来看,前6个月一直维持两位数增长。三季度以来,在基数效应减弱等背景下,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并于8月达到一个低点,同比仅增长2.5%。 尽管如此,从前三季度来看,我国消费市场仍然呈现出诸多亮点。付凌晖表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体育娱乐用品和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了18.7%。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较多主要是受疫情、汛情等短期因素影响,9月环比出现上涨说明我国消费仍然有韧性,具有支撑动力。“中秋节小长假,以及对国庆节进行备货,对9月的消费均产生拉动效应。而餐饮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说明我国消费处于平稳复苏的阶段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按商品类别分,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1.6%、28.6%、21.7%;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4%、20.6%、16.0%。 此外,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91871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5042亿元,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 对于四季度消费趋势,赵萍表示,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很可能延续平稳恢复态势。从目前来看,消费领域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趋势,但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疫情、拉闸限电等,也可能对国内消费产生影响。 付凌晖表示,当前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有利于消费能力增强。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消费环境也有所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也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5.7%,比上半年有所加快。 围绕四季度及全年消费走势,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曾表示,考虑到去年下半年消费逐月回升,今年消费增速总体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 投资趋稳: 高技术产业投资强劲 四季度固投增速放缓趋势有望扭转 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97827亿元,同比增长7.3%;比2019年1-9月份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3.8%。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7473亿元,同比增长9.8%。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7%。 分领域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0.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3.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7.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3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4.6%;商品房销售额134795亿元,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10.0%。 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0%。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3.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两年平均增长13.8%。 值得注意的是,1-8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比全部投资增速快10.0个百分点,1-9月,这一差值进一步扩大到11.4个百分点,显示高技术产业投资在持续发力。 赵福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投资走势总体与1-9月走势基本类似,还是平稳的恢复状态。其中高新技术和社会领域的投资增长速度很高,这些都是亮点。 赵福昌表示,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说,高新技术大都是符合市场方向的。与此同时,这两年社会领域的投资方面,补短板也是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目的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这也符合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需要。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温来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投资,比如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半导体产业实行幅度比较大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同时,社会公众生活富裕后对高水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服务需求量比较大,因此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对此都比较关注,这两年政府投资里面相当一部分投资都是投向这些领域。 温来成认为,我国整体的经济恢复情况比较好,社会有效需求增加,这也带动了民间投资。社会各方对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预期持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好于预期,特别是民间投资。 温来成介绍,预计2021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将略高于今年前三季度的7.3%,从而扭转此前增速放缓的趋势,因为后期在安排政府投资等项目时,会兼顾明年第一季度的投资。 谈及四季度如何扩大有效投资,赵福昌表示,首先在投资结构上,要尽可能投向有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领域;其次要把政府专项债券用好,做好项目储备,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尽快形成实物量;再者就是提升资金绩效,用更小的投入来换取更大的支出。 温来成建议,从有效投资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向着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大投资,比如民间投资里对高科技产业可以增加投资。对目前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些短板,特别是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要增加投资。此外政府要能够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完善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来推动民间投资的增长。 记者手记丨中国经济的韧性依然强劲 10月18日,中国经济“三季报”正式对外公布。如何解读这份经济成绩单?4.9%的三季度GDP增速意味着什么? 表面上看,虽然与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相比,三季度的GDP增速确实有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这是在疫情反复、多地汛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因此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属来之不易。 当前,国际上不少权威机构已经下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季度4.9%、今年前三季度9.8%的GDP同比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依然亮眼,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韧性要比人们想象的更强。 展望未来,伴随着疫情趋稳,能源供给更有保障,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中国经济的前景依旧可期。 中国商业网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鲜花 |
握手 |
雷人 |
路过 |
鸡蛋 |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