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题:永不褪色的高原红新华社记者王琦、李、刘艺1950年,来自7个民族的130余名战士组成进藏先遣连,在新疆于田县普鲁村誓师出征,誓要将红旗插上被视为“人间...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题:永不褪色的高原红 新华社记者王琦、李?、刘艺 1950年,来自7个民族的130余名战士组成进藏先遣连,在新疆于田县普鲁村誓师出征,誓要将红旗插上被视为“人间秘境”的藏北高原。 先遣连的官兵们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克服低温缺氧、补给短缺等困难,团结各族群众,坚决打击沿途匪帮,为了解放阿里,共有63名先遣连官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位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先遣乡的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内,收藏着这样一段文字: “曹海林、彭青云同志:我可能很快就不行了,有几件事需二位同志帮忙处理:1.两本日记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全部资料,万望交给党组织;2.几本书和笛子,留给陈干事;3.皮大衣留给拉五瓜同志,他的大衣打猎时丢了,茶缸一只留给郝文清,几件衣服留给炊事班的同志,他们的衣服烂得很厉害;4.‘金星’钢笔一支,是南泥湾开荒时王震旅长发给我的奖品,如有可能请组织上转交给我的儿子五斗。还有条狐狸尾巴是日加木马本送的,请转交给我的母亲。” 这段话,是先遣连总指挥李狄三的遗嘱。这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多次经受血与火考验的老兵,是父亲同时也是儿子。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先想起的,是党,是战友。 李狄三牺牲的地方在改则县扎麻芒堡。先遣连到达这里后,补给线因大雪中断。 “先遣连当时缺粮、缺盐,饮用水源重金属含量超标,还面临高原病的威胁,这些因素使战士们在扎麻芒堡驻扎十分困难,有近40名官兵在此牺牲。”进藏先遣连纪念馆的解说员旦增卓玛说。 如今,阿里地区在扎麻芒堡为先遣连竖起了纪念碑,建起了纪念馆,复原了当年先遣连修建的阵地和居住的地窝子,供后人瞻仰。 七个馕与一斤半食盐,在今天的市场上可能只需要三四十元,但在70年前的阿里高原,这些物资要用生命来换取。 补给线断绝后,先遣连为了不给当地藏族同胞增加负担,在李狄三的指挥下以兽肉为食,以兽皮为衣,像钢钉一样扎在了藏北高原。 “新疆的干部群众筹集了数万头驮畜尝试打通补给线。直到1951年春节,先遣连终于接应到远道而来的运输队,收到了七个馕与一斤半盐巴。为此,和田人民牺牲了三位维吾尔族青年的生命。”旦增卓玛说。 1951年5月28日,后续部队与先遣连会师。直到见到后续部队,重病缠身的李狄三才闭上了双眼。为自己的指挥员举行葬礼后,减员严重的先遣连主动放弃休整机会,向上级请战,要求继续担负解放阿里的任务。 “8月3日,解放军部队进驻当时的阿里首府,升起了五星红旗,宣告阿里全境实现解放。”旦增卓玛介绍。 先遣连解放阿里的任务完成了,他们的故事一直传颂在昆仑南北。 在于田县城的中心区域,有一座先遣连进藏纪念碑。碑体上用汉语和维吾尔语两种语言镌刻着先遣连全体指战员的姓名。 “纪念碑是我县举办红色教育活动的重要场地。”讲解员阿曼古丽说,“我做讲解员两年了,一些来参观的老同志会给我讲述革命历史,每一次聆听我都能收获新的成长。” 在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几名藏族儿童跟着结束讲解工作的旦增卓玛从馆内走出。“他们都是纪念馆附近乡镇的孩子,假以时日,我相信这里的革命故事会在他们心中结出红色的果实。”旦增卓玛说。 今天,先遣连的血脉仍在人民军队中传承。国庆70周年阅兵中,来自南疆军区某部的战士高擎“进藏先遣英雄连”的荣誉战旗,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一批批“90后”“00后”年轻指战员继承了革命前辈的“先遣精神”,为共和国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在狮泉河烈士陵园中,长眠着李狄三等63名先遣连烈士和孔繁森等34名为建设阿里献身的英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解放者与建设者的英魂在阿里的高山下相会,瞩望着这片高原热土上发生的巨大变迁。 中国商业网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鲜花 |
握手 |
雷人 |
路过 |
鸡蛋 |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