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点位背景南充高低起伏的地貌给隐蔽性、突发性强的地灾隐患提供了“藏身之地”。南充市1865个隐患点中,威胁50人以下的中小型隐患点占比约70%。这些隐患点规模小且分散,发灾前征兆也不明显,给识灾、防灾带来较大难度。今年以来...
点位背景 南充高低起伏的地貌给隐蔽性、突发性强的地灾隐患提供了“藏身之地”。 南充市1865个隐患点中,威胁50人以下的中小型隐患点占比约70%。这些隐患点规模小且分散,发灾前征兆也不明显,给识灾、防灾带来较大难度。今年以来,该市发生的地质灾害中约有80%属于预案管理外的隐患点。 未知隐患点防灾问题也是困扰我省的一道难题。 近日,省地灾指挥部出台《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十条措施》,有针对性提出构建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网格员”群测群防双控体系,鼓励群众主动查灾报灾,强化有人居住、活动区域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 一线探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正好砸到房子上,差点就遭起了。”近日,记者来到南充市顺庆区新复乡天生桥村。7月中旬的一场大暴雨引发了一处小型滑坡,歪斜的大树和土石压垮了一间房屋。就在滑坡发生前10分钟,屋里3名正在抢救物资的群众才被当地干部“喊”出了门。 这是一处预案外的隐患点。所谓预案外,就是没被纳入四川地质灾害隐患管理的点位,相应地,这里也没有防灾预案和专职监测人员。 据统计,7月以来,南充已发生4起预案外隐患点灾害,全部实现成功避险。 这类灾害该如何防范?现有的成功案例带来哪些启示?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高效 建群测群防体系确保全覆盖 回想7月中旬的那次巡查经历,新复乡副乡长周浔至今记忆犹新。 7月15日上午,周浔收到顺庆区气象局发来的未来24小时有暴雨过程的蓝色预警。随后顺庆区地灾指挥部电话调度新复乡,要求当地加强巡排查。 新复乡有8个村(社区),乡干部每人对口包干一个,和村组干部、网格员一起开展巡排查工作。周浔带着几名工作人员来到天生桥村,和村党支部书记罗双全会合。 天生桥村占地约6平方公里,山坡连绵起伏。怎样才能做到巡查全覆盖? 罗双全自有一套。他把预警信息转到村里的微信群,把各组组长、网格员发动起来,“每人负责一块,确保实现全覆盖。”他也不闲着,骑着摩托车沿着公路、河流、陡坡来回观察,“盯住重点区域,抓住关键问题。” 其实,不光天生桥村。为让预警得到高效响应,我省建立群测群防体系。该体系串联省市县乡村的各级防灾责任、监测人员,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 提前 加密巡排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苗头 为把未知隐患点上的地灾风险降到最低,新复乡的“笨办法”就是,预警发出后加大加密巡查力度,一旦发现隐患苗头,立即组织人员撤离。 7月16日,雨下得更大了,周浔和罗双全的巡排查工作更加密集。“最怕这种暴雨。”周浔说,新复乡登记在册的隐患点只有1个,但受暴雨影响,“坡坡坎坎下面都可能发生灾害。” 二人沿着乡道一路查看,傍晚7点过,他们看到7组路边一处山体的树木歪斜比较严重,判断会有滑坡发生,立即让坡下房子里正在搬运物资的3名村民转移。村民走出房子10分钟左右,滑坡就发生了,房屋瞬间被掩埋。 “根据多年的经验,从滑坡出现明显征兆到滑动下来会有一定时间。”南充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何涛说,南充的地灾规模普遍较小,隐患前期的征兆微弱,识别起来困难,往往在强降雨的作用下才有明确“线索”。“我们要抓住这个‘空档期’,最大限度发现隐患苗头,提前转移群众。” 记者手记 防灾不能靠运气 “这次防灾成功应该也有一点运气成分吧?”“运气是靠不住的,关键还得靠制度。”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被何涛驳回。他还拿出事实支撑——7月9日至16日强降雨期间,南充共有4起地质灾害发生于预案外隐患点,且全部安全撤离群众。“一次成功可以说是运气,四次肯定不是。” 除了设置专职监测员、网格员外,南充还让群众参与到防灾中来:平时加强对群众的培训,让他们掌握灾害基本常识。 听到山体“嗡嗡”作响,附近住户房屋和树木存在晃动迹象,仪陇县大寅镇灯塔峰岩村村支书张荣体结合学习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立即组织群众紧急撤离,避免68人因灾伤亡;天生桥村村民罗广判断滑坡的重要依据是降雨,“如果连下两三天,我们就到外面去住了。” 这些成功避险案例告诉我们,防灾不能靠运气,只有筑牢防线、织密防汛减灾网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商业网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鲜花 |
握手 |
雷人 |
路过 |
鸡蛋 |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