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日来,互联网上类似这样的照片我们并不陌生。自河南多地发生汛情以来,人民军队闻令而动,全力驰援河南抗洪一线,奏响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壮丽凯歌,这些照片背后,是一个又...
多日来,互联网上类似这样的照片我们并不陌生。自河南多地发生汛情以来,人民军队闻令而动,全力驰援河南抗洪一线,奏响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壮丽凯歌,这些照片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这双脚的主人,他所在部队的驻地阿拉尔与河南相距数千公里,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刻,他义无反顾冲在最前线。他就是武警兵团总队某执勤支队某中队战士吴亚辉。 7月中旬,吴亚辉按预定计划回到河南老家休假,没成想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洪灾袭击河南,吴亚辉的老家也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严重的内涝瘫痪了交通,到处是被淹没的汽车和冲毁的建筑,人们只能躲在家中等待救援,还有一些群众被困在低洼地带,受到洪水严重威胁。 我是个军人,这个时候不能退缩 吴亚辉自己家里也遭了灾,直接经济损失令人十分揪心。但作为一名武警战士,他想的更多的还是家乡群众的安危,“这么大的水,肯定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把家人安顿好后,他主动联系当地应急救援部门,要求加入抢险救灾的队伍当中。临走时,他对父母说:“我是个军人,这个时候不能退缩。” 当地应急救援部门闻讯,十分欢迎这个身穿军装的小伙子,让他和本地救援队一起参加行动。 吴亚辉的加入,在救援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区,很多群众在突如其来的洪水之前陷入悲观的情绪,他们有的不愿离开自家的房屋,有的痛哭流涕,还有的不顾危险冲向前来救援的救援艇,救援行动一度陷入混乱。 冲在前面的吴亚辉看到这一情况,对人群喊道:“大家不要慌!我是武警战士!请大家保持冷静!我们一定把大家都带出去!”看着吴亚辉头上的帽徽,人们知道子弟兵就在身边,恐慌的心情归于平静,原本慌乱的人群开始自觉听从救援人员的安排有序撤离。一同参加救援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说:“关键时候,还是子弟兵管用!” 相信我,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参加救援的第二天,吴亚辉和队员们接到命令,去一处被洪水包围的疏散点帮助转移被困的群众,此时,街上的洪水已经齐腰深,但群众的安危让他们已经顾不得这些,吴亚辉和队员们一起划着救援艇向疏散点走去。到了那里他们看到,这里集中了数百名群众,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有一些老人是刚刚从医院被转移出来,行动十分困难。 “妇女、儿童和老人先上船!男同志们搭把手帮忙!”在救援队员的指挥下,疏散点的群众开始转移。吴亚辉和大家一起把妇女和小孩送上救援艇,为了能够搭乘更多的群众,吴亚辉跳进水中,推着救援艇走向安全地带,路上的水越来越深,很快就从腰上没过了肩膀,吴亚辉几乎是一边划水一边推着救援艇,还不忘对艇上的人们说:“大家不要慌,我们很快就能到安全的地方了!”这一天,吴亚辉在水里泡了近10个小时,将2个疏散点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被他从疏散点背出来的一位老人拍着他的肩膀说:“有你们军人在,我们就不害怕了!” 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 几天来,吴亚辉他们救出受困人员20多人,紧急转移被困群众400多人,劝离群众30多人,搬运物资10余吨,每次参加救援,吴亚辉都要把一面党旗插在胸前。他说,危难时刻,党旗就是方向,只要看到了党旗,大家就能看到希望,自己说出来的话,也更加有力。在转移群众的过程中,有位半身不遂的老奶奶怎么也不愿意离开,老奶奶说,自己已经重病在身,加上遇到洪水,出去了今后也没有希望了,她不愿再拖累大家,让救援队不要再管她。 面对老人的拒绝,吴亚辉他们并没有放弃,他说:“老奶奶,你要相信我们,相信党和政府会让大家的生活恢复正常,相信咱们一定能挺过去!”而后他又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党旗说:“我是军人,也是党员,我不能放弃任何人!”听了他的话,老人不再拒绝救援。但此时另一个难题摆在大家面前,老人半身不遂,楼下洪水滚滚,怎么把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吴亚辉他们从老人的屋子里找来床板、床单、窗帘等物品,拼出了一个临时担架,然后肩背手扶把老人扛到楼下,到了楼下发现,由于水势复杂,救援艇难以在居民楼附近停下。吴亚辉和救援队员们毫不犹豫跳进水里,扛着担架,一步一步走向救援艇,把老人安全送上艇后,他们又把皮艇一直推到了安全地带,老人看着水中的吴亚辉和救援队员们,流下感动的泪水。 现在,吴亚辉仍然坚守在抗洪第一线,他说,我是一名武警战士,更是一名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去哪里,看着那些被转移的群众脱离危险,心里就不觉得累,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家乡人民还需要我,我也会继续坚持,洪水不退,我不退! (赵钱、秦云路)(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商业网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鲜花 |
握手 |
雷人 |
路过 |
鸡蛋 |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